首先,大家要先明白,白條是什么?所謂白條,財務上指非正式單據,指不符合正規憑證要求的發貨票和收付款項證據,如報銷時不合規的單據,替代現金的欠條等。例如買東西沒拿到發票,最后用收據入賬,這就是“白條入賬“!估計有不少的會計朋友做過這樣的事情吧!
現在交易手段完善,大都具備取得正式發票的條件,但也還是存在許多取不到發票的情況,我們來看看“白條入賬主要發生在哪些業務?”
一、涉及到個人行為
付給個人的各種補償、賠償費用,例如:福利費、慰問費、喪葬費、出差補助費,會議會、個人勞務報酬、租用私人財產支付的租金,向個人借入資金支付的利息,在個體小商店購買各種貨物等。這些交易本質上是企業發生費用的行為,但是由于是支付對象是個人,在實務中要開具發票是比較困難的,也是不太容易實現的,因此這部分成為白條的主要源頭。
二、企業的零星無票行為
比如打的費、零星工程費用、臨時工費、小額的維修費,這些費用單價比較小,有的可能才幾塊錢,因此很多都是沒有票據的。
三、公司內部的無票行為
比如一個稍大點的企業可能公司有自己的內部食堂,這個食堂可能耗費的一部分費用是供企業員工福利花費掉的,還有一部門可能是作為業務招待耗費掉的,因此這部分不可能有票據,很可能就是白條入賬。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:白條是一種逃避監督或偷漏稅款的行為,是為稅法所不容的。如果企業以收款收據等“白條”而不是發票入賬,收款方就可以把這部分收入隱瞞而不申報納稅,致使國家稅款流失。之所以限制“白條”入賬,就是因為“白條入賬”危害稅收征管,可能導致企業少列收入,多列成本,偷逃稅款。
小金額大麻煩,在此提醒各位財務人員,按規定開具發票并使用發票不容忽視!白條入賬風險大,國家稅收基本上申報、管理、稽查分開,你能申報上,不一定就不會被稽查查出來。千萬等到在稅局查到并處罰時,無法補救,后悔莫及!
那么白條入賬違反了什么稅收法規呢?
企業以“白條”入帳首先不符合會計法規的規定,也不符合發票管理的規定,屬于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違法行為,相應的成本、費用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。
從各項財稅法規來看,“白條”從財務和稅收角度講都是不合法的,白條入賬均是不允許的。
建議財會人員把好會計核算的第一關,提高風險防范意識,對原始憑證進行嚴格審核,注意盡量減少“白條”入賬,對不真實、不合法的原始憑證零容忍,有權不予接受。